北京3月14日电 (记者 王恩博 曾鼐)谈及部分中国输出非洲产品存在的假冒伪劣现象,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支树平14日在北京表示,对此非常痛心、非常愤怒。在官方多措并举下,目前输非产品不合格率已出现下降。
3月14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,邀请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就“质量提升”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。 记者 杨可佳 摄“非洲人民是我们的好兄弟、好朋友,我们非常愿意让非洲兄弟姐妹们享受到或者用到中国的好产品。”支树平在当天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坦言,中国输非产品质量总体“还是可以的”,但也确实出现一些假冒伪劣产品。“我们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,都非常痛心,甚至可以说非常愤怒。”
支树平表示,官方对输非产品质量一直高度关注,并将其作为工作重点安排了专门人力物力。2013年以来,官方在口岸上查验输非产品26万多件,其中查出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产品13000多批次。
此外,中国还开展了口岸打假专项行动,对输非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打击。支树平透露,仅2016年,官方就查办了204起涉及输非产品的假冒伪劣案件,查获66万多件产品。
未来,中国将在打假方面进一步加强与非洲联系。支树平表示,中国正与非洲国家建立海外打假维权网,目前参与合作的非洲国家已达14个;中方还致力于帮助非洲培养质量官员或检验检疫人员,近年来为50多个非洲国家培育了1000多名相关人员。
“可喜的是,现在输非(产品)质量确实在提升,不合格率在下降。”支树平指出,中国输非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已连续两年下降,2016年为3.2%。“由此应该看出我们工作的效果,也看得出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感情和负责任的态度。”(完)